2021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作为江西省乐平市人大代表、临港镇人大主席的吴明格外关注,也倍感欣慰。作为基层的一名代表,他用行动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2020年底,由他牵头提出的两条建议全部得以落实,其中一条就是临港镇小水电自供区八千多户老百姓彻底摆脱了用电难的窘境,用上了安全可靠的大网电。
“没有国家电网的坚定决心和大力支持,这个好事想办也办不了,因为投入成本太高了。”吴明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了解到,仅乐平临港、接洄、涌山三个镇,在国网江西电力接管后,就投入了4000多万进行电网改造。”
吴明所说的小水电自供区在江西不是个例。根据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查统计显示,到2019年初,江西省仍有324个小水电站网前供电和优惠电价区等历史问题,涉及336家企业、78290户居民。
小水电自供区主要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并发展至今。毋庸置疑,这些小水电站早期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小水电自供区内的居民和工商业用电需求逐年加大,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自供区供电设施改造不到位、供电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等矛盾日益突出。
吴明到临港镇任职后,很快关注到当地用电难的问题及其原因,“村里有些地方还在使用七八十年代才有的木头电线杆,真是触目惊心。用电不稳定,空调也带不起,特别是大过年,也经常停电,人家看春晚,这里点蜡烛,老百姓反映很大,我们找到电站的承包方,说到要投钱改造,他们也拿不下来。”
包括临港镇在内的众多小水电自供区的当地群众,已饱受低电压、频繁停电之苦,多次到政府或供电公司反映诉求,期盼早日理顺供电体制,用上大网的“安全电”、“稳定电”。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要从长远计,服从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落到实处。”国网江西电力通过多种方式,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小水电网前供电及违法优惠电价区的情况,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2019年起,江西正式启动依法依规推动小水电自供区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治。经过近两年的攻坚,到2020年底,全省324个小水电站网前供电和优惠电价区等历史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按照“接收一个、改造一个”的原则,国网江西电力筹集资金、调集队伍对接管区优先安排重点民生项目,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据统计,全部解决接管区的电网改造升级总投资达到4.7亿元。
“今年春晚看得最完整,电灯亮得都没眨过眼!”下堡村村民盛建平在自家三层小洋楼里高兴地介绍。用电变好了,小康生活才有保障,可以说是盛建平和乡亲们最深刻的感受了。“以前电不够用,经常电饭煲烧饭都烧不熟,电灯也不明亮。真是很愁人,大家有钱买电器,但就是用不了,日子好了也享受不到。”
临港供电所所长程有科更是既兴奋又欣慰,“今年过了一个好年!从来没有像这样太平过,一个故障报修电话都没有!”程有科去年和今年大年三十都在所里值班,比起今年的“冷清”,去年的除夕之夜他没有片刻消停,共接了28个电话。“忙一点不打紧,主要是涉及自供区的设备线路问题,我有心也帮不上,乡里乡亲的,看着难受!”2020年5月20日,在乐平市、临港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网乐平市供电公司正式接管了临港镇小水电自供区的供电管理,程有科直接承担着接管后电网改造工程实施落地,大半年来没少流汗,现在看到改造以后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
已是早春时节,到处春意盎然。比春意更浓的是,还是洋溢在人们脸上、心里幸福的滋味。(张明明 彭海燕 毕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