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徐子萌 发布: 2020-07-16 15:41
《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于营造自创区科技创新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创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发布会现场(黄玉婷 摄)

7月16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科技厅联合召开《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万广明介绍《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赵金城,省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鹤飞,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李文信,省财政厅科技文体处处长邓珺,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副处长张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黄玉婷 摄)

傅云: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科技厅厅长万广明先生,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赵金城先生,省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鹤飞先生,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李文信先生,省财政厅科技文体处处长邓珺女士,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副处长张伟先生,请他们介绍《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万广明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万广明(黄玉婷 摄)

万广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科技厅,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6月4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建设的有力推手。下面,我就《若干政策措施》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若干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去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西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7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家赋予我省的又一重大战略平台,承载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可以起到更好地聚合资源、集中发力的作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自创区建设工作,刘奇书记多次过问工作进程,易炼红省长作出批示,要求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全面推进自创区建设。在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的亲自调度和直接指导下,省科技厅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于营造自创区科技创新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创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自创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若干政策措施》着力从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孵化载体、高端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解决创新要素分散的短板,打通从技术研发到融资、孵化最后到实现产业化的创新脉络,构建自创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切实提升自创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有利于促进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的关键在于企业,企业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突破。《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建立项目定向委托机制和会商联动机制,解决行业内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还特别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从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激发自创区改革发展活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若干政策措施》分别从人才制度、科技金融服务、“放管服”和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破除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助力自创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措施》共10条: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出支持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共享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异地研发基地四类创新平台措施;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从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转化机构(平台)建设、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成果转化奖励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四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从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购买企业创新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五是强化高端人才集聚,从购买高额保险、个人所得税返还、采用“一事一议”资助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六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从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尽职免责、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贷保联动新模式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七是深化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从探索建立项目定向委托制、探索建立省市区会商联动机制和“一揽子”扶持、强化放权事项全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八是加大创新产品支持,从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贴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九是创新体制与机制,从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与省直部门“直通车”制度、做实“一区多园”、探索新型产业用地试点、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互认机制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十是强化责任落实和绩效考评,从建立工作责任制、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方面,提出支持措施。

三、《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亮点

在研究起草政策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学习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始终突出“创新、管用、可操作”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强化政策创新性。《若干政策措施》首先承续集成了我省现有政策,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政策协同,持续释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突破以往的奖励额度,形成了新的支持政策,比如以前的政策对新认定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50万元补助,对考核评估优秀的奖励50-100万元,《若干政策措施》对获得省级认定的且考评优秀的新型研发机构奖励提高到了50-200万元;其次按照国务院“四区一高地”批复要求,立足自创区发展问题和需求,本着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原则,创新性地提出相关突破性政策,如我省现行政策是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3年,而《若干政策措施》将离岗创业期提高到6年;最后充分借鉴了一些兄弟省份和国家自创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提出我省自创区全新的支持政策,比如目前我省没有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的政策,借鉴四川省成都市的做法,对新获国家级认定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一次性给予50-100万元奖励,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

二是“管用”,强化政策针对性。《若干政策措施》针对创新资源不足、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尤其是面临高端创新平台和人才缺乏、科技服务载体和科技型企业偏少、科技与金融融合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本着细化量化、易操作、切实有效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具体支持措施。比如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提出在赣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按70%比例分割现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同时允许企事业法人单位领导人员获得股权/股份奖励,以前没有规定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分割比例同时领导人员也不允许获得股份/股权奖励。

三是“可操作”,强化政策操作性。《若干政策措施》每一条都是“干货”,比如创新平台最高奖励500万,成效突出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最高奖励100万元,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全额返还等更多优惠政策集中推出,可谓“含金量”十足。同时还明确了责任单位,特别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政策能落地,确保各类创新主体具有实实在在、直抵人心的获得感。

傅云:谢谢万广明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好,开始。

江西日报记者(黄玉婷 摄)

江西日报记者:科技型企业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请问赵巡视员,近年来我省在科技型企业培育中取得了什么成效?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对发展科技型企业有哪些新的举措?

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赵金城(黄玉婷 摄)

赵金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发展,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目标,提出了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近年来,我省通过出台政策、精准培育、搭建融资平台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培育,即以高成长性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后备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目前,全省共培育高成长性企业192家,高新技术企业51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37家。这些企业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3.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4.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在这次出台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针对科技型企业,又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一是鼓励地方政府每年根据上一年度对地方综合贡献度,连续三年给予高成长性及培育企业一定奖补;对受让科技成果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激励企业创新发展。鼓励银行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贷通”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鼓励自创区内各高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对高新技术企业增幅排名前三的高新区,分别给予100、60、30万元奖励。

三是鼓励大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对首次累计孵化高成长性企业若干家或高新技术企业10家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记者(黄玉婷 摄)

江西卫视记者:请问徐局长,目前,我省在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鹤飞(黄玉婷 摄)

徐鹤飞: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18年,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战略性地提出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省金融监管局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动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映山红行动”保持月月红强劲态势、逆势上行,先后有6家企业通过上市审核,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2,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0家(境内51家、境外29家)。6家企业首发上市拟募集资金总计90.03亿元,位列全国第6,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2020年6月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我省紧紧抓住科创板、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政策机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突出科技型企业培育,结合省科技厅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挖掘符合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条件企业,认真遴选、强力推进。目前,我省孚能科技即将于17日(周五)正式挂牌上市,金达莱、明冠新材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日月明控股、志特新材、善水科技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报创业板上市申请。还有一批企业将于近期提交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申请。这是得益于省领导先后率队走访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进行战略级沟通。2019年3月1日,刘奇书记、易炼红省长一同前往中国证监会拜会易会满主席,共商江西资本市场发展大计。同时,省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科技厅、江西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多次举办全省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专题培训会,全面营造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的浓厚氛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多位专家高频次地赴赣考察调研有关科技型企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上市建议。今年4月,省金融监管局、南昌市人民政府、九江市人民政府、赣州市人民政府还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了《关于共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江西基地协议》,在三地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江西基地”,为科技型企业上市、发债提供深化服务。

今年我省通过上市审核6家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有晶科科技、孚能科技、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此外,九丰能源、日月明测控、志特新材、善水科技、金达莱、明冠新材、悦安新材等7家科技型企业分别在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审核。还有灿辉新能源、星图国际等5家企业在港交所等境外交易所审核,28家企业在江西证监局辅导备案,12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379家企业纳入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形成了“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梯次推进格局。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电台记者(黄玉婷 摄)

江西电台记者:创新驱动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引导,请问邓处长,在《若干政策措施》里,如何通过财政杠杆推动科技创新驱动?

省财政厅科技文体处处长邓珺(黄玉婷 摄)

邓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决策部署,近年来,省财政厅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多措并举,在政策、资金上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强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在2019年增加安排省级科技专项资金2亿元的基础上,2020年新增安排5.6亿元,省级财政科技专项经费达到15.1亿元,2019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总数182.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2.86%;二是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8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10.69亿元,比上年增加54.89亿元,增长21.5%,2018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41%,超额完成1.40%的预期目标,排名全国第16位,2019年我省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全国排名第18位,较上一年上升1位,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科技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全力贯彻落实《若干政策》,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撬动自创区内的科技创新资金。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中,对引进科技资源、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给予50-2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引进国内外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建设研发基地的也设置了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对通过国家认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最高给予100万元的奖励。我们将创新投入方式,筹建由省、国家高新区和社会力量共同出资设立的自创区科技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扩大规模,带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支持。

二是完善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支持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为主、涵盖创新链多个环节、具有普惠性和引导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大对自创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关键零部件首批次保险补贴力度,对企业生产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装备产品,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并获得国家实际投保年度保费80%补贴的,省级再给予实际年度保费15%的补贴。

三是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鼓励自创区国有资本依法依规从事创业投资活动,强化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考评机制,对自创区国有创投资本参股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主要考核社会资本投入规模、投资项目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自创区推动我省科技创新。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凤凰网记者(黄玉婷 摄)

凤凰网记者:我注意到,《若干政策措施》中有提到,要探索开展自创区新型产业用地试点,请问张处长,新型产业用地主要是指那些用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如何支持试点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副处长张伟(黄玉婷 摄)

张伟: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目前,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宁波等地陆续对新型产业用地进行了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是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工业用地中增加的新用地类型,目的是为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介于二产与三产之间的产业)等转型升级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类。我们此次在《若干措施》中提出的新型产业用地,是结合我省7个国家高新区的实际而明确的,主要包括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

下一步,为支持自创区新型产业用地试点,我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指导做好产业分类和用地标准。配合产业主管部门,指导自创区依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适合各自创区自身特点的新型产业分类目录,如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等,并明确产业用地标准,包括投入产出、环境保护、用地规模和用地条件等。

二是依法依规做好新型产业用地供应。新型产业属于产品加工制造、高端装备修理的项目,可按工业用途落实用地;属于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的项目,可按科教用途落实用地;属于水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发电运营、环境保护、污水处理、供电设施、通信设施的项目,可按公用设施用途落实用地;属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通信设施除外)、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经营服务项目,可按商服用途落实用地。新型产业项目土地用途不明确的,可经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论证,在现有国家城市用地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标准予以明确,向社会公开后实施。新型产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供应。积极鼓励自创区新型产业按“标准地”供应建设用地。利用存量房产转型升级新型产业的,5年内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5年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

三是鼓励新型产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出让。2019年,我厅印发《江西省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指南》,明确了弹性出让年期概念、适用范围、年期标准、出让价格、出让程序、出让续期方式等。各创新区可按照《指南》要求,以弹性出让年期供应相关建设用地使用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黄玉婷 摄)

科技日报记者: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请问李处长,围绕发挥人才作用,在《若干政策措施》中有哪些激励措施?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李文信(黄玉婷 摄)

李文信: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自创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支撑。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围绕发挥人才作用,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

一是一是支持自创区人才管理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模式,试行为高端人才购买高额意外和医疗保险、国家和省属高校院所同等享受所在地人才政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全额返还等政策。

二是支持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到自创区创新创业,对引进世界一流水平、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创业团队,统筹现有资金渠道,采用“一事一议”方式,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综合资助。

三是支持自创区区内高校院所到国内外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建设研发基地,根据创新要素集聚与成效择优给予100-300万元奖励。

四是支持和鼓励在赣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按规定离岗到自创区自主创新创业,离岗3年内,由原单位保留其人事关系,按规定晋升薪级工资,创业所得归个人所有,期满后创办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可以申请延长1次,延长期限不超过3年。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傅云: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工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