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见习记者 刘起福)王建宁,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教研室主任。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成就了王建宁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
工作35年来,王建宁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忱,“以病人为中心”履职尽责,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
1996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例重度颅脑损伤的藏族患者吉利。时任护士长的王建宁亲自参加了特护组工作。
在ICU住院的前三个月,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家属几度想要放弃治疗。王建宁结合专业知识和对患者复苏迹象的判断,多次给家属做思想工作。
那段时间,除了护理工作外,王建宁既要担起家属的精神支撑,还要为患者提供特殊的人文照料——为刺激患者的听觉,她每天和护士轮流为患者诵读1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个月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终于苏醒了!醒来后的吉利尚不能说话,但看着彻夜守护在旁忙碌的王建宁,感激的泪水慢慢溢满眼眶,他向护士要来纸笔,歪歪斜斜地写下两个字——“谢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江西省救治禽流感和其他突发疫情的定点医院。
每次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王建宁总是身先士卒。她总是和广大护士奋战在临床一线,甚至吃住都在科室,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回不了家。
她常说,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她以果敢坚定的性格和扎实过硬的技术水平带领护理团队在疫情救治上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护理抗击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次成为江西省收治急危重症禽流感患者最多、抢救成功率最高的医院。
2013年85岁高龄的父亲慢阻肺,反复肺部感染住院,王建宁时常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病重年迈需要照护的父亲,一边是千余名护士团队的领头羊。
王建宁每天只有在晚上结束一天繁重的工作之后,才匆匆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去病房与年迈的老母亲替换照护父亲。
“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累,这些年我都品尝过,然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我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王建宁如是说。
因为当初的这份热爱,王建宁选择了这份事业;也因为现在的这份热爱,她必将坚守这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