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见习记者 刘起福)她,脸上始终挂着阳光笑容;她,置管技术熟练,抬手低头之间,不过30分钟就已将一根导管放置到位;她,素衣淡雅,即使不施粉黛也总有一番与众不同的美,她就是美丽天使——范彬。
范彬,女,1977年12月4日出生,1996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宜春市卫校,后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负责人,静疗专科小组副组长。
范彬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已有23个春秋。自头戴燕尾帽那天起,她就成为了一名视病人如亲人、常思病人之所思的爱心护士。
初识PICC
2007年,范彬从苏醒室调到肿瘤科工作,她发现部分患者因为输注化疗药物出现静脉炎,皮肤溃烂(化疗药物发疱剂,经外周浅静脉输液后会腐蚀血管),患者苦不堪言。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全国静脉治疗研讨会上范彬认识到了“PICC”这个医学术语,PICC是守护病人血管通路的专业护理技术。
范彬回到医院后,在肿瘤科护士长何虹的指导下,掌握了PICC置管技术,并在2012到北京进修学习超声引导PICC置管技术及高级PICC资质认证学习,最终她以全国第三名的综合成绩顺利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的PICC资质。
教传帮带
2010年9月,医院成立PICC专科门诊,范彬任负责人,统筹负责全院的PICC置管、维护及静疗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范彬也正式成为了一名PICC专职护士。
2013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得江西省静脉输液治疗培训基地,范彬任总带教,每年吸引大批的进修学员及静疗专科护士来学习PICC置管技术。
范彬不但自己学得快、做得好,对学员也耐心教、教得好。截止2019年6月,共接收全省各地市、县级和乡镇医院进修学员236名、静疗专科护士90名。从帮她们置管,到教她们置管,再到她们自己独立置管。她们将PICC置管这项技术传播到赣鄱大地,惠及人民。
钻研学术
在从事PICC置管工作之余,范彬还专研技术创新与发展,获得了全国PICC图王争霸二等奖,第三季“偱道杯”南赛区二等奖,全省专科护士论文二等奖,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家级论文8篇。
在2014年引进ECG辅助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接近99.5%,同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置管患者年龄从出生4天仅0.9KG的超低体重儿到96岁的老人,范彬都为他们成功开通过生命的通路。
范彬不仅技术精湛,对待患者也充满爱心。为了做好PICC的延续护理,范彬牵头成立了PICC患者交流微信群,目前有超过1000名患者及其家属加入了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