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见习记者 刘起福)罗小庆是南昌师范学院2019届毕业生,来自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贫困生的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创立“一线生鸡”公益扶贫项目,立志帮助更多的贫困户。
三年来,罗小庆带领她的队员走访了503户贫困户,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累计帮扶贫困户1663人。
受帮扶种下感恩之心
罗小庆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读小学六年级时,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发生意外导致右手残废,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单薄的肩膀上。后来,父亲在工作时又突发脑溢血,差点丢了性命。
15岁时,罗小庆进入于都县第五中学念高中,在党和国家的帮扶下,学校减免了她的学费,之后她顺利考上南昌师范学院。成长之路上,她感受到很多温暖,在内心播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
2015年,南昌师范学院赠送100羽育成鸡给罗小庆家。她和家人都欣喜不已。
本以为能靠养殖这些鸡来补贴家用,但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冬天格外寒冷,罗小庆的家人由于缺乏经验,没有给鸡做好保暖防寒措施,近60只鸡被冻死。
经历了这次“养殖滑铁卢”之后,罗小庆体会到了家禽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经过调研,罗小庆发现土鸡产品市场前景大。对于贫困户来说,养殖土鸡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为贫困户送上“一线生鸡”
2016年,在新时代全民创新创业的大潮下,罗小庆创建了“一线生鸡”公益扶贫项目。
团队为有意愿喂养土鸡的贫困户筹集资金,建立向贫困户免费提供育成鸡、专业养殖技术指导和销售土鸡产品为一体的帮扶模式。
罗小庆相继在南昌市经开区风景村和南昌市进贤县二塘乡夏家村建立了2个基地,共400亩,用于项目发展。
说起基地的初步建设,罗小庆尝尽了酸甜苦辣。7月份时,南昌的气温高得令人害怕,但是基地里比人还高的野草又不得不除。
罗小庆只穿了短袖、短裤就去除草。仅仅一个早上,她的腿上就布满了草的划痕和蚊子叮咬的肿包。老师和同学们都心疼她,她自己却笑笑说:“这都是我光荣的勋章!”
罗小庆介绍,团队第一次到吉水县桑园村进行帮扶时,只有4户贫困户愿意领取育成鸡。
罗小庆用自己的热忱感动着贫困户,她一次次到村里走访,贫困户都积极主动地来领取育成鸡。
“上一次养过我们的鸡的贫困户都夸我们的鸡成活率高,成本低,不愁销,我们的这种帮扶模式让他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贫困户对我们的肯定,就是我们‘一线生鸡’前行的动力!”罗小庆说。
2016年至今,罗小庆带领她的队员走访了503户贫困户,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累计帮扶贫困户1663人。
吉水县桑园村村委给“一线生鸡”团队送来感谢信,上面写着:“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学生应该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但你们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在你们的努力帮扶下,我们更有信心去脱贫致富,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和‘一线生鸡’团队保持长期合作。”
罗小庆带领的“一线生鸡”大学生扶贫创业团队已经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江西省银奖的荣誉,她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