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胡康林 杨汉青 陶望平)“赣州港在全国首创开行了至盐田、厦门、广州港‘同港同价’班列,让赣州乃至江西成为‘类沿海城市’,使内地企业享受到与粤港澳大湾区一样的物流成本和优质服务。”江西省人大代表、南康区人民政府区长何善锦建议,把赣州港打造成全国“一带一路”物流枢纽,让赣州乃至江西从“内陆老区”变为“类沿海城市”。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长易炼红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要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中部内陆(江西)双向开放先行试验区,将赣州建成赣粤开放合作高地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听到这个消息,何善锦感到很振奋,他参加两会带来的建议,正是希望通过推动赣州国际港先行先试打造内陆双向开放试验区,从而让赣州乃至江西变得更加开放、前沿。
历史上,赣州曾因赣江黄金水道和梅关古驿道而盛极一时,各地货物由此转运出海,是名副其实的连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物集散地。近现代,随着水运的没落,加之地处内陆,缺乏开放平台,“远离海洋”成为制约赣州乃至江西发展的瓶颈。
“以破解千亿家具产业‘用木材难、用木材贵’为突破口,我们‘无中生有’建成了全国首个内陆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进而发展成为全国第8个内陆口岸——赣州国际港,使赣南苏区由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前沿’。”
何善锦说,“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让赣州港的港口经济呈现“裂变”发展态势。2018年开行中欧班列172列,同比增长近8倍,占全省的四分之三,线路覆盖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等中亚、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国际贸易往来,赣州成为全国26个中欧班列主要开行城市之一。
同时,赣州港还连通了盐田、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实现“同港同价” ,一样的通关通检时效、一样的运输价格、一样的高效服务,以及同步享受全球低成本资源,低成本平台,能与沿海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全球竞争。
“我们希望通过赣州港的运营升级,真正以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大通关、大物流,着力突破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提升的瓶颈,把沿海港口搬到赣州,搬到江西来,使赣州成为类沿海城市,让赣州再现宋代时期‘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盛景。”何善锦告诉记者。
目前,《关于支持赣州市建设内陆双向开放先行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已基本成型。何善锦建议不断加强与沿海港口的联系,设立海关办事处,进一步实现通关一体化、便利化。“我们将以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力争2019年开行内贸班列1000列、铁海联运班列1000列、中欧班列300列,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赣州港的目标是成为开行班列最多、线路最优、成本最低的“一带一路”物流节点和核心枢纽,打造成为全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全国家具集散地、进口木材交易集散地、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内陆地区双向开放先行先试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