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铜鼓县把脱贫工作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旅游扶贫新业态,走出一条“看得见变化,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旅游扶贫路子。
进入夏季以来,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的游客接踵而至,玩漂流、赏荷花、吃农家饭、住农家旅馆,处处热闹非凡。贫困户兰海旺以前只是到处打点零工,家附近的尖尾峡漂流景区开始运行后,他就找了一份护航员工作。兰海旺说:“以前有人叫就做,没人叫就没什么做了,在这边公司里做护航,保证游客的安全,每个月的工资有2500元。”
村支书兰海明告诉记者,村里在筹建这个旅游项目时,结合了村里的脱贫工作,有劳动力的,优先安排就业;有头脑会经营的,扶持开办农家乐 、开发旅游商品等经营项目;无劳力、不会经营的农户,则利用他们现有的土地、山林、房产等资产入股,通过分红收入,进行资产性扶贫。兰海明说:“通过旅游扶贫,有6户在旅游公司入股,有12户解决了就业岗位,在漂流包括其他旅游业上班。”
这两年来,铜鼓县还把新农村建设、扶贫、农业产业规划等2000万元项目资金与旅游挂钩,解决旅游发展资金、客源、规划等问题。铜鼓县大段镇浒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过去管理混乱,重建乱建、抢客压价等问题突出,现在,镇里在成立浒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的同时,还把所有的贫困户都纳入进来。
围绕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需求,铜鼓县打造出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有效的旅游扶贫业态。截至目前,铜鼓县已发展了16个乡村旅游景区,300余家农家乐,带动1000多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